开屏见“好”|5元剃头店20年不加价!宋常君与邻里有个蔼然商定
《开屏见“好”》栏目,聚焦山东好东说念主善事,让平常老庶民上封面、上开屏、上首屏,用最隆起的位置推介“身边的榜样”,叙述精彩山东故事。
不到20平米的小店内,一面镜子、一把剃头椅,还有几张给宾客等候的连椅……这家小店“藏”在村头路边一角,看似不起眼却开了34年,剃头价钱从8毛涨到5块,自后还保持20年不加价,顾主终年延绵继续。
小店的主东说念主名叫宋常君,本年49岁,是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碑廓三村东说念主。她15岁初中毕业,就在济南一所技校学习剃头。其时村里基本莫得剃头店,家里东说念主王人很救济她。
身着红色的责任罩衣,手上当作娴熟麻利,脸上老是挂着笑貌,这是许多老顾主对宋常君的印象。“她淌若有事开门误点,门口就排起长队了,剃头时刻果然没得说。何况价钱一直是5元钱,这快20年没涨钱了吧!”提及宋常君,几十年的老顾目的称职竖起大拇指。
从1990年开店的8毛钱运转,宋常君的剃头店就一直是最亲民的价钱。相近剃头价钱大王人涨到了20元至25元,但宋常君的小店价钱却“定格”在5元。
为啥一直不加价?“剃头店是自家的屋子,莫得房钱,何况这不是挣大钱的生意。剪个头发收10、20块钱,我总嗅觉不好真义。”宋常君说,剃头的多是左邻右里,好多王人是老年东说念主,他们本本事里莫得几许钱,不加价就算是为大众劳动了。
在宋常君看来,剃头店除了赚些日常支拨,我方的生存也因此变得愈加充实真义。她关注轩敞的性情,让她和顾主处成一又友。有的村民不睬发也爱找她谈天几句,有的顾主从后生成了爷爷奶奶辈,当今还带着我方的孙子过来剃头,小店里充满了欢声笑语。
尽管每天王人很劳作,但有些年岁大能够外出不浮浅的顾主,惟有打上一个电话,宋常帝王人会抽出时分免费上门去剃头。“她在咱们心中等于一个小太阳,走到何处何处发暖,走到何处何处发光。”79岁的丁元英持着宋常君的手说说念。
此外,她还频繁到养老院干与义剪行为。“谁王人有难处,这点小事我能赞理的细目是要帮一把。”宋常君笑着说,“老东说念主王人把我当我方孩子看待,上门剃头他们还会薅一把我方种的菜送我,我心里亦然热烘烘的。”
20年不加价,这是宋常君与左邻右里遵照的商定。深藏商人的小店,流淌着大街弄堂的情面味,也留下了“岁月静好”的“独家回忆”。许多顾主说这是一家蔼然东说念主心的小店,而宋常君我方却说,“能用我方的才有长处为别东说念主作念点劳动,每天我王人是开肉满足的。”
(巨匠新闻记者 刘宪伟 盘算 吕文佳 实习生 何昕 通信员 崔久强 王文淇 王飞达 马朝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