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辅行诀》辨肝脏病证文并方(十六)
图片
《辅行诀》:“此图乃《汤液经法》尽要之妙,学者能谙于此,医说念毕矣”。
图片
陶弘景:“此二十五味,为诸药之精,多疗诸五藏六府内损诸病,学者当深契焉”。
图片
小补肝汤:治心中恐疑,时多噩梦,气上冲心,越汗出,头眼花晕者方
桂枝干姜五味子(各三两)大枣(十二枚,去核,一方作薯蓣)。
上四味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心中悸者,加桂枝一两半;冲气盛者,加五味子一两半;头苦眩者,加术一两半;干呕者,去大枣,加生姜一两半;中满者,去大枣;心中如饥者,还用枣。咳逆、头苦痛者,加细辛一两半;动作冷,小便难者,加附子一枚,炮。
肝德在散,主疏泄条达,出现心中恐疑不安、频频作念噩梦(这是小补肝汤主治症,扎眼:噩梦不是多梦。噩梦是黑甜乡让东说念主褊狭恐慌,比如常梦见过世之东说念主等)、气上冲心(心慌、心悸等,或被梦惊醒或受到惊吓出现的心慌、心悸)、全身出汗以及头眼花晕等与肝失疏泄、肝血不藏、气机升降失常、心血失养接头的肝虚症状时(即《辅行诀》中的肝用不及),用小补肝汤调养。
《辅行诀》中唯有小补汤条规有加减,其加减用药大多是同气息相加减。如小补肝汤背面的加减加附子、细辛,和桂枝、干姜同为辛味(肝之用味),增药而不增味,其制方规则可循。
小补肝汤两辛一酸一甘:桂枝(辛)、干姜(辛)、五味子(酸)、大枣(甘),补中有泻有缓,辛酸化干,甘酸除逆,相宜小补汤的两用一体一化的组方性情
大补肝汤:治肝气虚,其东说念主恐慌不安,气自少腹上冲咽,呃声不啻,头目苦眩,不成坐起,汗出,心悸,干呕不成食,脉弱而结者方
桂心 干姜 五味子(各三两)旋覆花 代赭石(烧,一方作牡丹皮)竹叶(各一两)大枣(十二枚,去核,一方作薯蓣)
上七味,以水一斗,煮取四升,温服一升,日三、夜一服。
此条肝虚症状比上一条重,已触及到心(母虚则子弱,木不成生火,母病及子)、脾(木克土),当脏病加剧时局必影响其母或子以及他脏,《辅行诀》制方是方中有方,充分诈欺五行生克制化规则选择脏类所属药味的体、用、化进行组方,使其五行生克制化轮回而五精相续,从而促进东说念主体的脏腑均衡)。
大补汤的组方规则是小补某脏汤+所生之脏(子脏)的小补汤前三味药,共7味药。大补肝汤=小补肾汤+小补心包汤的前三味药:旋覆花(咸),代赭石(以咸为主,兼苦),竹叶(苦),相宜阳数7,阳为顺为补的规则。
肝虚初期,心中恐疑,时多噩梦,气上冲心,越汗出,头眼花晕时用小补肝汤。当病情进一步发展,已由肝触及到心包、肾,出现了恐慌不安,气自少腹上冲咽,呃声不啻,头目苦眩(肝主疏泄,当肝气病弱时,气血不成顺畅地上行滋补头目),不成坐起,汗出,心悸,干呕不成食,脉弱而结,用大补肝汤调养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处事,悉数本体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本体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谦恭是健康长命之谈